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章 论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那时,后膛枪不过才被发明几十年,因为演进的时间不多,自然就存在很多问题,卡壳、炸膛、跳管等等现象时常出现。

即使江文远手上拿驳克枪,本是洋人的新款,但也问题不少,最为明显的就是跳管。

跳管:通俗来说就是枪的后坐力太大,枪响时会让枪管向上跳起,和原先的瞄准位置出现偏差。

往往在瞄准敌人头部时,最后子弹会从头顶上飞出,而且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被八路改进使用。

改立枪射击为平枪射击,面对敌人密集时,再加上连射,枪的跳管之力使枪变成扇形射击面。

因为当时中国落后,所生产生产的汉阳造被称为套筒子,更是问题一大堆,极容易卡壳和炸膛,而且那时还没有配备刺刀,“关键时候连烧火棍都不如”的形容并不夸张。

王得标指着自己的老套筒子细细讲解:“……这套筒子极容易弹壳在这里面出不来,新的子弹无法装填,就是卡壳……还有就是炸膛,这是十分危险的,有时候会把枪的后室和枪管都炸开……”

王得标再道:“之所以地这种枪叫套筒子,就是它在原来的枪管之外,又加一个套筒,为的就是防止炸膛,但最终还是这样!”

江文远细细听着,也会时而皱眉,最后道:“炸膛并不是枪管的问题,而是因为枪机和枪膛之间不密闭,枪响时冷热空气混合进入,让枪管受热不均匀,冷热剧烈交替之下才会炸膛和卡壳,如果这里再增加一个密闭栓,问题也就解决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