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东阳的支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提起燧发枪,张昭略微整理下语言,开始陈述。

明弘治朝一说名臣,首先得说弘治三君子:王恕、马文升、刘大夏。《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里便是如此的。这并没什么不对,因为他们是具体干事的人。

但是,弘治朝文官集团的权力绝非是掌握在这三人手中的。而是在“三贤相”手中。正所谓:“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阁臣是没有名份的宰相啊!

没看今天李东阳一开口,英国公张懋就让步?

所以,张昭想要在军中推行燧发枪,一定要取得李东阳的支持。

“燧发枪的射程有两组数据,第一是有效射程,即多少步能破甲,破几层铁甲?第二,最远射程。学生让工匠们所打造的直膛燧发枪有效射程和步弓手相当。

阁老,步弓手的射程远超弓骑兵。所以,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只要和步弓手相当,便足以覆盖弓骑兵(其射程约三十步左右),不惧怕蒙古人的骑射。”

李东阳虽然读书很多,这些年在内阁中处理国政,没少接触军事方面的事务。

像不久前吏部侍郎王鏊,被认为很有希望入阁的翰林学士不就上书进御边之策?军事知识,明朝的高级文官们自然能接触到。而且,还能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

当然,仅限于提意见。要他们真正的去御边,那就抓瞎。当日在乾清宫外,王鏊对张昭比较客气,正是因为他正在研究边策,而他缺少执行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