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24章 瓜分世界,我们必须多分一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水轮轰隆隆的转动,驱动着三条载重两千石的客舟逆流西行,在苏州到镇江间的南运河水道上激起三道长长的白浪,象征统治法兰西——法兰克的波旁皇室的金色鸢尾花旗和象征大蒙古爱新觉罗皇室的黄龙旗,还有象征天主教的十字旗,就在夏风当中猎猎飘动。

运河两岸,则是一派前工业化时代的欣欣向荣。虽然大明朝如今的人口依旧不多,但是大蒙古、法兰克和罗马教廷的使团自上海登岸,然后沿吴淞江入江南运河西行的这一路,却是整个大明天朝最繁华,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水道两边,村庄市镇,星罗棋布,水车风车,鳞次栉比。而水道之上,东来西往的商船客舟更是成行成列,在最繁忙的地段,甚至都有了“堵船”现象出现了!而在运河上通行的船只,大多都是车船。也就是在船舷两侧或后方安装了水轮的木船。带动这些水轮的当然不是蒸汽机,而是人力——船工们蹬踩一种特制的脚踏车,将他们的气力通过齿轮、皮带、轴承传递到水轮上,然后转动水轮,推动客舟前行。

这种用水轮驱动的舟船其实不是什么新发明,在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宋朝,车船就已经非常普及了,当时的运河和大江大河里面到处都是车船,甚至大海里面还有车船逆风破浪而行。在车船流行的同时,当时的水车、风车运用的也极为普及,甚至还出现了水力大纺车和将水车、风车结合在一起的风力水车。而到了明代,由于蒙古征服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车船几乎消失不见,水车风车倒是传了下来。不过在明末乱世和明清更迭战争之后,风车也变得比较少见,只有用于灌溉的水车还随处可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