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66、稳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三道策论题一出来,白贵眼角一扫场中,发现不少考生都在暗暗叫苦,但还是有一些考生露出了自信的模样,提笔就答。

目光扫及,这些他感觉状态好的考生,有五六人都是他在师范学堂见过的同窗,想来他们也是和自己一样,是有门路,入了师范学堂读书。

另外的人,则是在其他高等学堂读书。

至于叫苦的人,自然是没有门路的,只能在乡下苦读之辈。

看似同一张考卷,可一入场,就将人分了三六九等。

这几道考题,与师范学堂前些日子考试的题目有些关联,不深,但触类旁通,多看几篇时文,估计也能大体估摸出来怎么答了。

这考题也算是合理的了,听说还有就苏伊士运河开阜等等关写策问的……

“这三道策问题,前两道是不怎么难的,第一道只要多读一些外文史料,就能作答,而第二道分析农业,在时务斋的农学中就有讲过,我也特意精修过,至于第三道题……”

“记过的人考起来没有难度,但没记过的人,则任由发挥,难免落了下乘……”

白贵简单分析了三道策问题,毕竟是府试,考秀才的第二难关,不是乡试、会试、殿试这种重大考试,提不上为国排忧解难的程度,他们现在还不是童生,考过府试才算童生,没有什么资格为国建言献策,这三道策问题实际上就是考的博学和记诵能力。

当然,如果没有八股文的练习,对一些格韵手段不熟悉的话,即使能答出来三道策问题,但文章读起来干巴巴的,这样的考生,考官也不会录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