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11花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潇睿在一旁认真记着,整理成册。

黄山甲等人则悄悄打量陈楚生,似乎是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东西。

陈楚生倒是镇定,不悲不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稳如泰山。

“陈老,你来说说骊山的屯田情况。”等到英布结束了汇报,黄贺说道。

陈楚生赶忙起身,手里捧着一本册子,“回禀大仙,我骊山自推广小麦、玉米、马铃薯种子以来,粮食产量获得大丰收,引得周围郡县百姓纷纷投靠,只这半年,便有近十万百姓入我骊山籍贯。”

“附近的峣关、豊县、阿房、芷阳、郑县县令都向咱们递来了橄榄枝,只要大仙下令,他们立马并入我们骊山。”

“自古关中就是富饶之地,乃天下粮仓,人多、地多、粮食多,即便如此,也还有大批的荒地没有开采,下官已经拟好计划,一旦这些县城并入,立马组织农夫开荒种地,不出一年,就又是一大片的良田啊。”

黄贺点点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粮食就是老百姓的生存根基,所谓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子,要强化每个县的责任,完善土地监管机制。”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我们不要只盯着骊山这个基本盘,同时还要着眼整个秦国。秦国有三千多万的老百姓,但是这些老百姓是否都能吃上饭?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当前我们骊山的耕地、粮食产量还算充足,那也只不过是因为年景好,一旦遇上天灾人祸,粮食歉收,咱们骊山难道就能置身事外?在当前秦国未灭、郡县百姓起义的影响和冲击下,捍卫已经开垦的土地,开发良田,是现阶段的关键性任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